谁能介绍一下纳兰性德以及主要作品,谢谢?
饮水词人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生平 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降生在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
在明珠执政时期,他的才子公子纳兰性德常常在此吟诗论道,两株历经二三百年岁月的夜合花树,正是纳兰性德亲手种植,见证了那段历史的繁华与沧桑。
《夜合花》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文赏析如下: 阶前有两株夜合花,枝叶葱翠繁茂花开绚烂。 树姿晴雨中疏密有致,花朵也因昼夜开闭不同。
清朝乔茂才的《夜合欢》则展现出夜合花情感的多变,早晨无情,傍晚却又含情脉脉,仿佛在送行与留连之间摇摆。河桥边的长亭,诗句与美酒相伴,一树红绒飘落,如同马缨随风,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纳兰性德《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日,纳兰性德在寓所召集梁佩兰、顾贞观、姜西溟、吴天章、朱彝尊等人,举行了他生前最后一次宴会。席间,他们以庭院中两棵夜合花分题歌咏,纳兰性德写下一首五律: 《夜合花》阶前双夜合,枝叶敷华荣。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深。对此能销忿,旋移迎小楹。
纳兰性德绝笔
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二月,纳兰性德随驾南巡不久,就身体不适。忘年之交吴兆骞的死,使他发出“嗟嗟苍天,何厚其才,而啬其遇”的悲叹。好友严绳孙的辞职南归,更使他怅然神伤。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日,纳兰性德与朱彝尊等文友宴集于自家园林中的明开夜合花树下,并作五律《夜合花》。
纳兰性德因“寒疾”,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与世长辞,年仅三十一岁。在逝世的前七日,他还在渌水亭设宴(现宋庆龄故居南楼前)“集南北之名流,咏中庭之双树”,却没有想到这次咏夜合花,竟然成了他的绝唱。
一起装修网问答平台为您提供夜合花花语是什么?的相关答案,并为您推荐了关于夜合花花语是什么?的相关问题,一起装修网问答平台:装修问题,因我而止。
夜合花纳兰性德 〔清代〕阶前双夜合,枝叶敷花荣。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对此能销忿,旋移迎小楹。译文阶前有两株夜合花,枝叶葱翠繁茂花开绚烂。树姿晴雨中疏密有致,花朵也因昼夜开闭不同。摇曳的树影映着竹帘变得零乱,芬芳的气味是花香沉香混杂而成。
**纳兰性德:一名清瘦的有些羼弱的青年男子呆立于一株合欢树下,持着略皱角卷书,身体有些微微颤抖。月色冰凉,夜合花开雪白晶莹的一树,香气在月色的酝酿下愈发浓烈,竟有酒的味道,好一句生如之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道尽古今聚散离合的沧桑,诉尽多少人心底无声的呐喊。
有关纳兰性德的论文
--《夜合花》 【清】 纳兰性德 是他最后一次与久别好友把月畅谈,是他最后一次性灵的诗魂得以升腾,也是他第一次解下桎梏,去往心之所向。然而,命运是磨人的。一夜微雨,他的生命便如满地零落的夜合花,捻入尘土。他说,【对此能消忿】。可却又要如何消得?终是抱恨归西。
【阶前双夜合,枝叶敷花荣。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对此能销忿,旋移迎小楹。 】诗意是,阶前有两株明开夜合,枝头叶茂花繁,树姿晴雨中疏密有致。花儿因昼夜开闭不同,摇曳的树影映着竹帘变得零乱,芬芳之气味是花香沉香混杂而成。
弱冠年华,纳兰迎娶了第一位妻子卢氏,两江总督卢兴祖的女儿,卢氏“生而婉娈,性本端庄”,论家世也是门当户对,在时人看来,纳兰和卢氏,无疑是天造地设。
古往今来,爱情是人类精神中最深沉的冲动。纳兰性德是一颗天生多情的种子,这种子虽然生长在膏腴富贵之地,承受着香风腻雨的浸染和红尘绿酒的诱惑,但他禀赋着先天优良的美质,如饥似渴般地吮吸着汉文化中最精华的养料、最丰润的甘霖,这颗优秀的种子必然会结出最美的爱情之花。
风寒,纳兰感染上了风寒,一病不起。他枕欹卧榻,看着帘外雨中飘摇的夜合花,不禁长叹,“宛儿,你在江南过的好吗?真后悔没和你一块去。”我与你本是相爱的,就别计较谁欠谁的了,又何必呢?为什么,我们执着了,却丢失了原有的幸福~错了吗?
纳兰性德最后怎么死的
纳兰性德因“寒疾”,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与世长辞,年仅三十一岁。在逝世的前七日,他还在渌水亭设宴(现宋庆龄故居南楼前)“集南北之名流,咏中庭之双树”,却没有想到这次咏夜合花,竟然成了他的绝唱。楼主肯定是受了电视剧的影响吧!没有人要害他,他是积郁而终的!
南楼前临水有明开夜合树七株,其中两株据园林学家鉴定为二百余年前的古木。近查《通志堂集》中有:“夜合花”一诗:阶前双夜合,枝叶敷华荣。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对此能消忿,旋移近小楹。据此可确定为当年纳兰性德所手植。
国外关于合欢花的诗句 国外关于合欢花的诗句 1. 关于合欢花的诗词 1,《生查子·惆怅彩云飞》清代 纳兰性德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译文:彩云飞逝,碧霞漫天,心中惆怅有人知道多少。看不见合欢花,只能独自依在相思树旁。
纳兰性德因“寒疾”,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与世长辞,年仅三十一岁。在逝世的前七日,他还在渌水亭设宴(现宋庆龄故居南楼前)“集南北之名流,咏中庭之双树”,⑥却没有想到这次咏夜合花,竟然成了他的绝唱。
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 又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荷叶杯 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有情终古似**,别语悔分明。 莫道芳时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
鉴赏一下纳兰容若的这首词
词牌“摊破浣溪沙”其实就是“山花子”,文人给词牌起名字一定要遵循时代的标准和自己的需要。给它起个合意的名字,就仿佛它和自己亲,成了情人一样,心里爽了,灵感也容易找到些。其实两者的格律是一样的。来说说“山花子”为何叫做“摊破浣溪沙”。《饮水词》中“浣溪沙”就最多。《词谱》取“五代李璟词,注唐教坊曲名。”(李璟就是李后主的老爹,父子俩爱好颇一致,都好音律,擅填词)
“摊破浣溪沙”实际上就是由“浣溪沙”摊破而来。所谓“摊破”,是把“浣溪沙”前后阕的结尾,七字一句摊破为十字,成为七字一句、三字一句,原来七字句的平脚改为仄韵,把平韵移到三字句末,平仄也相应有所变动。李璟那首词在《词律》中词牌就直接标为“摊破浣溪沙”。此后的词人觉得好就一直沿用。
这首词可与“风絮飘残已化萍”比对来看,都是自怜自伤太甚的哀词。无论是“悔”或是“不”,总归还是免不了多情所扰……所不同的是,这首词抒写是离情,在技巧上借用了外界的景物作为内心的映衬。“风絮飘残已化萍”像一副静态的画,旁边题着作者的的心语。而“一霎灯前醉不醒”则似一组动静交替的画面。虽然在感情的表达上有所削弱,但情景交融互相映衬,在表现手法上又相对丰富很多。全词以“一霎灯前醉不醒”起句,又以“又听鹧鸪啼遍了,短长亭”做结,上下片结构相似,皆做前景后情之语,交织浑成。犹如人从梦中惊起,尚带着三分迷惘。全词似醒似醉,意境飘摇。
容若这样神经纤细的人,他的离愁注定就比别人沉重,甚至有普天万物同悲的味道。在他为离别所伤的时候,云和月在雨夜淡淡的,也是看上去蒙蒙若湿将要落泪的样子。当真是愁情难遣难梦也悲,不梦也悲,唐人张泌《寄人》诗有:“倚柱寻思倍惆怅,一场春梦不分明。”容若在此翻做“畏”字则化原诗的惆怅之情为矛盾哀沉。
因为离愁,醉得分外快,仿佛一刹那就在灯前沉醉了,又不愿从梦中清醒过来面对伤人的离别,害怕醉中梦境和现实分明起来,偏偏在这似梦非梦,愁恨盈怀的时候,窗外的雨声淅沥不断。离人苦夜长,雨夜更是使得孤寂格外分明,以三更雨衬写离愁,清冷生动。这种“间色法”出自花间派的鼻祖温庭筠《更漏子》——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打在梧桐叶上的雨声,好似在敲打心坎。这既突出“离情“之“苦’,亦反映出离人长夜难眠长“思”,正合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物”皆着“我”之情也!
三更雨映离愁,因为太精妙贴切,就像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妙句引发后世文坛巨大震撼一样,温庭筠发明创造了妙喻之后,古人多有化用,沿成词中一成俗。容若此词中所述的心情和心境,与飞卿词大同。这种“盗意”不“盗境”的高杆学习法,比宋之问杀外甥夺句(见《唐才子传》,真假待定。)的搞法可高明多了。
这两阕《山花子》,都有“人到情多情转薄” 之语,也许容若本人对此句是特别感慨良深吧!情感是共通的,却也是渐入的。“真个”这看似极平常极淡的两字,却是光亮,值得再三玩味,少了这两个字品不出容若心比秋莲苦。前番是情深转薄,现在是情深到无。还要加上“真个”两字强调,越读越有“愁多翻自笑,欢极却含啼”反语意味。人什么时候才说反语,是身不由己时,还是言不由衷却不愿被人看破时?反语一旦读穿了,比直语更让人心酸。“而今真个不多情” 看似比“而今真个悔多情“果决,其实心意更凄绝。不多情的人像自绝了天日的树木,即使生长,也在幽暗冷腻的沼泽里。
古人认为鹧鸪的叫声像在说“行不得,也哥哥”。长亭作别,连鸟都懂得愁苦,愿你不要远行。套用恒温的那句感慨就是“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如非必要,不要离别。因为时间会冲淡感情,人生却又是矛盾的,有时候惟有离别才能更深地体会到被人牵挂的温暖和快乐。
我憎恨离别。但若,离别能你牵挂我,我愿意——离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