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的常用剂量(肚脐拔寒气的偏方)

月亮代表我的心

自汗,盗汗

我28岁,男。今年入夏以来汗特别多,还自汗,盗汗,汗最大的时候身上皮肤也是凉的。请问这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处理?

方剂:五倍子15克,白芷10克。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醋及水各等份,调成面团状,临睡前敷肚脐(神阙穴),外用纱布盖上,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敷3-5日。

对于宫颈糜烂和霉菌性阴道炎,五倍子12克,蛇床6克,黄柏8克,冰片15克研细末,每晚睡前用0.3-0.5克敷入阴道,次晨取出,连续7天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埔盐的内服枝、根通常用量为15-50克,而五倍子外用时常用量为2-6克,使用时请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剂量。

五倍子15克,白芷10克. 用法用量 上药共研为细末,用醋及水各等份,调成面团状.临睡前敷肚脐(神阙穴),外用纱布盖上,胶布固定.每日1次。

五倍子是一种中药材,有轻微毒性,一般使用量在正常剂量之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该中药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收湿敛疮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肺虚久咳、脱肛、便血、痔疮出血、男子遗精、早泄等疾病。但是需要注意,五倍子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擅自用药。

这两个哪个好使都有激素吗卡泊三醇软膏和肤得安哪个好使最近发红还痒上药还疼是不是严重了

盐肤木的根、叶、花、果及五倍子都有哪些药用功效?

其用量分别为根3钱到1两,五倍子2.5克至10克,而花和叶的外用则无需拘泥于特定剂量。

成人0.3克,1次或分3次口服,也可静脉或气管内给药,对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剂量可加大到0.6克/日,同时加用维生素B6,以防周围神经炎的发生。疗程为6~12个月。本药副作用小,但也偶有精神兴奋、周围神经炎、男性乳房增生、肝损害等副作用发生,故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有副作用发生应停止用药,另选它药。

首先,对于急性血吸虫病的治疗,牙皂和五倍子被磨成细粉并封装入胶囊中,剂量为牙皂0.45克和五倍子0.5克。治疗方案是首日每次服用4粒,从第二天起减为每次2粒,每日三次,一个疗程持续约两周。观察表明,对于中度或轻度患者,猪牙皂具有一定的退热效果,但对重度高烧患者的作用不明显。

**神经系统受累治疗。(1)控制颅内高压:限制入量,积极给予甘露醇降颅压治疗,每次0.5-1.0g/kg,每4-8小时一次,20-30分钟快速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必要时加用呋噻米。

可有降血糖作用,大剂量(每公斤,100毫克)作用更明显,停药后其效尚能维持 l~2周;葛根内含有葛根素,可使血糖明显下降;黄连的主要成分是小檗碱可以降低血糖,可能是通过糖原异生和促进糖酵解而发生作用的,同时有保护胰岛 B细胞的功能.实验研究表明:降低血糖的对药如天花肠与知母,苍术与玄参。

肚脐拔寒气的偏方

用五倍子15克(或五倍子30克、朱砂3克),焙干研细,睡前敷于肚脐或涌穴上治疗盗汗。**失眠 桑葚子煮汤。还可用归脾丸,贴在肚脐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上,早上拿下来。

可以放置1-2周左右。五倍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可以用于鱼池的防治。使用挂包的方式投放五倍子,可以放置1-2周左右。使用五倍子时应该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方法进行投放,避免对鱼类造成伤害。

可以用阿魏、公丁香、山奈,各10克,香草5克,红塘2两,泡酒一斤,一个礼拜后可用,使用的时候,在施钓的头晚,用小玻璃瓶装大概2两小米,将药酒倒进装小米的瓶子内,跟小米齐平的量就行。浸泡一晚,施钓时用小米半两左右加岸边泥土揉成团打窝,记住药酒随用随加,保持一斤的量。谢谢。

以上药物属于处方用药,丙咪嗪和阿米替林为抗抑郁症药,所示剂量为成人用量,小儿应以每公斤体重进行计算。 中医治疗遗尿症主张“望问闻切”辨症施治方能收效,四诊中的望、闻、切(把脉)目前还不具备网络 遥感技术 ,网上实施准确的辨症施治其难度很大。中成药副作用虽小,效果则有待提高。

针对第二种情况,最为常见的治疗手段是采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进行治疗。但因为考虑到这种药物不但取得困难,而且使用的剂量也相当小,同样也不适合一般的家庭使用。可以采取的治疗手段,最简单的办法同样也是3%浓度的盐水短时间浸泡,或者直接在患处涂抹盐巴,也可以采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泡。

最近我发现,在我胸部前面的位置起了一些像脂肪粒一样的东西,然后用针挑破有些白白的东西就会出来,胸口的脂肪粒要怎么去除?

猪牙皂 猪牙皂用量

没毒是一种中药。

五倍子又名百虫仓、百药煎、棓子,为同翅目蚜虫科的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虫寄生于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及其同属其他植物的嫩叶或叶柄,刺伤而生成一种囊状聚生物虫瘿,经烘倍干燥后所得。此外,五倍子还是一种药材,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猪牙皂 别名:皂荚(《本经》),鸡栖子(《广志》),皂角(《肘后方》),猪牙皂角(《海上集验方》),牙皂(《本事方》),乌犀(《纲目》),小皂(《本经逢原》),眉皂、小皂荚(《中药志》)。

性味:辛、咸,温;有小毒。

归经:归肺、大肠经。

形态特征:本品呈圆柱形,略扁而弯曲,长5~11cm,宽0.7~1.5cm。表面紫棕色或紫褐色,被灰白色蜡质粉霜,擦去后有光泽,并有细小的疣状突起及线状或网状的裂纹。顶端有鸟喙状花柱残基,基部具果梗残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棕黄色,中间疏松,有淡绿色或淡棕黄色的丝状物,偶有发育不全的种子。气微,有剌激性,味先甜而后辣。

猪牙皂的用法用量 炮制:拣净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猪牙皂的功效作用 功效:祛痰开窍,散结消肿。

主治:用于中风口噤,昏迷不醒,癫痫痰盛,关窍不通,喉痹痰阻,顽痰喘咳,咯痰不爽,大便燥结;外治痈肿。

临床应用:①治疗急性血吸虫病

取牙皂、五倍子,磨细后分别装入胶囊(牙皂0.45克,五倍子0.5克)。第1天每次各服4粒,第2天起每次各服2粒。均每日3次,2周左右为一疗程。据观察,对中度或轻度急性血吸虫病患者,有一定的退热作用,对重度(高烧)患者的效果不明显。治疗9例。除1例用药四天未退热改用激素外,其余均获退热效果。退热时间一般在4~7天。退烧后改用锑剂或口服血防片根治。

②治疗急性肠梗阻

取猪牙皂2两捣开,放文火上烧烟,熏肛门约10~15分钟,即有肠鸣声;如未见效,再熏1~2次,治疗10例,9例见效。此药气味有窜透作用,刺激肠道后可引起肠蠕动亢进而有通便排气效果。

猪牙皂的禁忌 体弱者及孕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青葙子(一作柏实)为之使。恶麦门冬。畏空青、人参、苦参。

②《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③《本草备要》:年老气虚人忌用。

④《得配本草》:阴虚痰盛,热极生风者禁用。

⑤《中国药典》:孕妇及咯血、吐血患者禁用。

猪牙皂的配伍 1.配半夏:温肺化痰。主治胸中痰结咯痰不爽,半夏辛温燥散,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咳嗽之要药;猪牙皂,辛开温通,亦有较强的化痰作用。二药相配,则温肺祛痰作用倍增,且二药皆入肺经,故对於治疗胸中痰结,粘稠难咯者,尤为适宜。

2.配细辛:通窍开闭,治疗中风神昏。缨辛,辛开温通,芳香透达;猪牙皂,辛开温通,具有强烈的去痰作用。二药相配,即有较强的通窍开闭作用,又有良好的去风化痰之功。故二药常相互为用。治疗中风神昏,口噤不开,涎潮壅上之证。

猪牙皂的附方 ①治卒中风,风涎潮于上膈,痹气不通,昏昏若醉,形体惛闷,四肢不收,或倒或不倒,或口角似利微有涎出:猪牙皂角四挺(削去黑皮),晋矾一两。二味同捣罗为细末,再研为散,如有患者,可服半钱,重者三字匕,温水调灌下,不大呕吐,只是微微涎稀冷出,或一升二升,当时惺惺,次缓而调治,不可便大段吐之,恐过,伤人命。(孙用和救急稀涎散)

②治中风口噤不开,涎潮壅上:皂角一挺(去皮),猪脂涂炙黄色,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气壮者二钱,以吐出风涎为度。(《简要济众方》)

③治诸窍不通,因气、因痰、因风、因火,暴病闭塞者:猪牙皂荚(去皮、弦、子,炒),为细末,吹入鼻内即通。(《本草汇言》) ④治卒头痛:皂荚末吹鼻中,令嚏则止。(《斗门方》)

⑤治脑宣:皂角(去皮、弦、子)蜜炙捶碎,水中揉成浓汁,熬成膏子,鼻内搐之,口中咬箸,良久涎出为度。(《儒门事亲》)

⑥治风邪痫疾:皂荚(烧存性)四两,苍耳根茎叶(日干)四两,密陀僧一两。为末,成丸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四十丸。枣汤下,日二服,稍退,只服二十丸。(《永类钤方》抵柱丸)

⑦治急喉闭,逡巡不救:皂荚(去皮子)生半两,为末,每服少许,以箸头点肿处,更以醋调药末,厚敷项下,须臾便破,少血出即愈。(《灵苑方》)

⑧治咽喉肿痛:牙皂一挺(去皮,米醋浸炙七次,勿令太焦)。为末,每吹少许,八咽吐涎即止。(《圣济总录》)

⑨治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服三丸,日三夜一服。(《金匮要略》皂荚丸)

⑩治一切阳邪积滞,凡气积、血积、虫积、食积、伤寒、实热秘结等证:牙皂角(耖微黄)一两六钱,川大黄一斤。上为末,用汤浸蒸饼捣丸,绿豆大,每用五分或一钱、或二、三钱,酌宜用引送下,或用蜜为丸亦可。(《景岳全书》百顺丸)

⑾治大小便不通,关格不利:烧皂荚细研,粥饮下三钱。(孙思邈)

⑿治霍乱转筋:皂荚末,吹一小豆入鼻中,得嚏便瘥。(《梅师集验方》)

⒀治足上风疮作痒甚者:皂角炙热烙之。(《纲目》)

⒁治肾风阴痒:稻草烧皂角,烟熏十余次,即止。(《济急仙方》)

⒂治卒外肾偏疼:皂荚和皮为末,水调敷之。(《梅师集验方》)

⒃治鼻齆:炙皂荚,末之,如小豆,以竹管吹鼻中。(《千金方》)

⒄治小儿头疮粘肥及白秃:皂角烧黑,为末,去痂敷之。(《卫生杂兴》)

⒅治吹乳:猪牙皂角(去皮、弦),蜜炙为末,酒调服之。(《袖珍方》)

⒆治风热牙痛:皂角一挺,去子,入盐满壳,仍加白矾少许,黄泥固济,煅研,每日擦之。(《杨诚经验方》)

⒇治脚气肿痛:皂角、赤小豆。为末。酒醋调贴肿处。(《永类钤方》)

猪牙皂的相关论述 ①《纲目》:皂角,味辛而性燥,气浮而散。吹之导之,则通上下诸窍。服之则治风湿痰喘肿满,杀虫。涂之则散肿消毒,搜风治疮。

②《本草经疏》:皂荚利九窍,疏导肠胃壅滞,洗垢腻,豁痰涎,散风邪,暴病气实者用之殊效,第似中风证由于阴虚火炎,煎熬津液,结而为痰,热极生风,以致猝然仆蹶,世人多以稀涎散吐之,损其不足,竭其律液,津液愈耗则经络无以荣养,为拘挛偏废之证矣,法所最忌也。

③《药品化义》:皂荚,为搜痰快药。凡痰在肠胃间,可下而愈。若蓄于胸膈上,则横入脂膜,胶固稠粘,消之不能行,泻之不能下,以致气壅喘急,甚则闷、胀、痛齐作,或神呆昏愦,或时常吐浊,但能坐而不得眠,以此同海石为丸,横胸浊痰,使渐消化,搜出凝结,大有神功。

④《本草新编》:凡心疼之病,随愈而随发者,必用皂荚,始可除根,此《本草》所未言也。张夫子曾传余治心疼之方,实有皂荚火炒一两,炒栀子一两,炙甘草五钱,白芍二两,广木香三钱,为细末,老黄米煮粥为丸,如半米大,滚水送下,即愈,永不再发,是皂荚又可以治心疼也。然而皂荚非治心疼之药,借其开窍,引入于心之中,使诸药直攻其邪也。皂荚熟用则无益矣,必生用为佳,而生用切不可用蛀者;研为细末,即包在纸包之内,亦必须时常取出经风,以防其再蛀。有一法制之最佳,用麝香同包,断无再蛀之理,且又可借麝香之香气,引入鼻空,而开关更灵也。

⑤《本经逢原》:大小二皂,所治稍有不同,用治风痰,牙皂最胜,若治湿痰,大皂力优。古方取用甚多,然入汤药最少,有疡医以牙皂煎汤,涌吐风痰,服后全身赤痱,数日后皮脱,大伤元气,不可不慎。至于锁喉风症,尤为切禁,常见有激动其痰,锁住不能吐出,顷刻立毙者。

⑥《长沙药解》:皂荚辛烈,开冲通关透窍,搜罗痰涎,洗荡瘀浊,化其粘联胶热之性,失其根据攀附之援。脏腑莫容。自然外去,虽吐败浊,实非涌吐之物也。其诸主治,开口噤,通喉痹,吐老痰,消恶疮,熏久痢脱肛,平妇人吹乳,皆其通关行滑之效也。

⑦《本经疏证》:皂荚之治,始终只在风闭。风闭之因有二端,一者外闭毛窍,如风痹死肌邪气。一者内壅九窍,如风头泪出是已。

版权声明:本页面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为用户自行发布,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E-mail:284563525@qq.com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