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炜:关于银行业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三点认识

随着溪流去

专题:《金融新篇章》丨科技金融篇

  由《银行家》杂志社组织的“2024银行家金融创新论坛暨银行家金融创新成果发布会”,于 2024年11月23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为全面审视当前中国金融业以金融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所取得的创新成果,研讨未来转型与创新的方向和路径,2024银行家金融创新论坛以“金融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邀请金融行业学者专家、金融机构同仁齐聚一堂,围绕金融创新如何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助力中国金融机构扬帆远行。以下内容是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邢炜在本次论坛发表的重要观点。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金融机构在新时代新征程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应有之义。

  深刻认识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

  重要意义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金融推动资源在科技企业与创新项目之间实现精准流动,畅通“资金—资本—资产”三资循环,助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通过对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制度作出系统性、创新性、前瞻性的安排,优化金融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实现资源跨期配置、结构配置和跨域配置,可以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特征相适配的金融支持体系,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高效的科技投入是支撑科技强国建设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历史,每一次产业革命都始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兴于产业创新。金融作为实体经济血脉,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金融强国”的提出,不仅强化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也对金融保障国家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总书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融体系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阶段特征和结构特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支持科技创新作为优化融资结构的重要方向。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是引领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传统行业融资需求起伏变化及利率市场化后息差收窄等诸多变动,银行业的资金投向和资产布放需要与时俱进调整优化。开拓科技金融业务成为银行获取盈利增长点和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有利于银行形成穿越周期、赢得未来的市场竞争力。科技型企业代表着新的经济模式、新的质态跃升、新的资产类型,必将深刻重塑银行业服务模式,加速推升银行价值创造能力。

  准确把握科技金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科技金融宏观发展环境持续向好。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持续夯实科技金融“四梁八柱”:一是以财政支持、**引导基金、人民银行再贷款工具、监管考核、银税合作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健全。二是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凸显,引领科技金融不断先行先试,加快探索完善。三是涵盖银行信贷、风险投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保险保障等领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完善,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发展科技金融需要统筹好两方面关系。一是统筹好“新”与“旧”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金融既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也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统筹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盈利性是金融机构的经营原则之一。在发展科技金融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合理风险定价、创新业务模式,以获取正常经营利润,增强商业可持续性。

  科技金融发展也面临一些风险挑战,表现在:一是信息共享机制尚不健全。跨行业和跨部门的数据尚未被充分利用,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所谓的数据孤岛效应明显。二是科技金融适配程度尚需提升。金融机构传统抵押授信思维无法适应科技型企业的轻资产属性,金融机构受短期盈利驱动,忽视长期价值和稳健回报的重要性,耐心资本不足。三是金融机构投研能力有待加强。科技行业专业知识精深、技术路线多元、更新迭代迅速,金融机构无法精准评估企业未来发展前景。

  银行业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

  对策建议

  我国银行业集中了近九成的金融资产,在支持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要发挥好主力军作用。

  强化支持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一是抓好科技金融的战略引领,锚定科技创新战略定位,从客户营销、产品创新、机制建设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战略举措,推动自身业务发展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紧密融合。二是健全科技金融的专营组织,在科创资源聚集、科技型企业集中的区域深入推进银行机构的专营化,配备专业的经营团队,精准对接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

  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一是优化科技与信贷的体制机制,拓展科技型企业的抵质押物的范围,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健全完善科技金融的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机制,提升科技金融主动性和服务能力。探索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创新的容错机制,激发一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做到“善贷”“愿贷”“敢贷”。二是拓展多元化企业的评价维度。打破银行传统信贷的评价模式,突出价值发现,整合内外数据,从知识产权、研发投入、人才团队等多维度定量评价企业的专利价值、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实现“精准画像”。三是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加强科技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培养一批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探索建立外部专家库,加强与**部门、外部专业机构和行业协会合作,借助“外脑”提高研究判断能力。

  丰富支持科技创新的产品体系。一是持续推进产品服务的迭代优化。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挂钩贷款、供应链金融、科创票据、并购贷款等业务,深化投贷联动服务、提供覆盖科技型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科技产业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二是融合“政、银、投、保、担”生态圈资源。开展内外联动,打造综合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推动形成有效对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的试点业务,探索银行业的支持科创投资的新渠道,这也是银行业耐心资本的一个主要体现。

  面向未来,中国银行业协会将坚持“助力监管、服务行业”两个并重,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服务推动银行业持续探索科技服务的新路径,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

版权声明:本页面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为用户自行发布,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E-mail:284563525@qq.com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